温度和纸张含水量的关系
在一定的相对湿度下(RH=45%),胶板纸在不同温度时候的含水量不一样。(见下图) 1.相对湿度一定,含水量W和温度T 成反比。 2.温度每变化+/-5摄氏度,纸张的含水量变化+/-0.15%。在多色套印中,纸张的含水量变化若超过+/-0.1%,就会影响套印精度。因此纸张最好保存在恒温环境,印刷车间的温度变化要控制在+/-3℃。
黑色实地印刷如何避免白点
采用四色印刷工艺时候,为了保证阶调和色彩正确还原,每一色的墨层厚度都应该严格控制。通常在四色印刷中,黑色的实地密度不超过1.8,以这样的密度印刷大面积黑色实地,会缺乏厚实的视觉效果。通常的解决方案是在大面积黑色实地部分叠印40%左右的青色。 黑色实地叠印少量青色,从色相上看还是黑色,视觉效果却会更加厚实。原本在白纸上只印刷一色黑,由于印刷过程中纸毛、纸粉在橡皮布上堆积,或由于其它原因影响到油墨的转移,会使黑色实地上出现白色砂眼,黑白对比非常显眼。如果叠印了青色平网,即使黑色实地上有微小的砂眼,由于露出的不再是白色的纸,而是青色的网点,相对于黑白对比来说,黑青对比就不那么
颜色基础(三)
灰平衡 灰平衡是指黄、品红、青色版按照不同网点面积配比在印刷中生成中性灰。根据减色法呈色理论,三原色油墨最大饱和度的叠印应该呈现黑色。同样道理,三原色油墨不同饱和度的等量叠印,也应该呈现不同明度的灰色。实际生产中所使用的油墨,在色相、明度和饱和度方面都存在着生产难以克服的缺陷,造成等量的三原色叠印并不能获得中性灰,而是稍微带褐色的灰色。为了使三原色油墨叠印后呈现正确的不同明度的灰色,就必须根据油墨的特性,改变三原色油墨的网点合成比例和墨量,以适应印刷复制的要求。灰平衡是彩色复制中,检查色彩还原是否逼真的重要手段。
颜色基础(二)
色光三原色和色光加色法 红、绿、蓝(RGB)三种色光称为色光三原色,这三种原色光以不同的比例混合可以构成光谱中的其它各种颜色。为了统一数据,1931年国际照明委员会CIE规定红、绿、蓝三原色光的波长分别是700nm、546.1nm、435.8nm。 若将三原色光,每两种或三种相混合,可以得到下面的色光,用颜色方程式表示为: 红+绿=蓝 红+蓝=品红 绿+蓝=青 红+绿+蓝=白 因为色光相混合所得到的新色光明度增加,所以色光的混合为加色法。 色料三原色和色料减色法 色料包括颜料和染料,油墨中的色料以颜料为主。青色、品红和黄色是色料三原色,这三种色料以适当的比例混合,可以得到色光三原色,即: 黄+品红=红 黄+青=绿 品红+青=蓝 品红+青+黄=黑 改变黄、品红、青三种色料的混合比例,便可以获得各种不同的颜色。但是任意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色料相混合,均不能获得黄、品红、青。因为色料混合相加所得到的颜色明度降低,所以色料的混合为减色法。黄、品红、青三种色料混合在一起,蓝光、绿光、品红光分别被黄、品红、青色料吸收而呈现黑色。
颜色基础(一)
颜色的属性 颜色分为彩色和非彩色。非彩色是黑、白以及从黑色到白色的各种灰色,可排成一个系列,称为黑白系列。白色、黑色和灰色,我们称为中性色。彩色是黑白系列以外的各种颜色。任何一种彩色均有三个量表示:色相、明度、饱和度。 色相是颜色的基本特征,它是颜色的名字,用以判断物体颜色是红黄蓝绿还是其它中间色彩感觉的属性。 宝盛印刷,东莞宝盛 物体的表面反射光的程度不同,色彩的明暗程度就会不同,明度就是色彩的明暗程度。在孟塞尔颜色系统中,黑色的绝对明度被定义为0(理想黑),而白色的绝对明度被定义为100(理想白);而相对明度就如通常我们所看到的字黑被定义为5,纸白被定义为95;其他系列灰色则介于两者之间。例如印刷品以字黑为最黑,以纸白为最白(因为在纸上留白不印任何色彩);但与理想白与理想黑相比,一张微黄的纸张其Lightness 100可能仅为Brightness 90,而非如理想白一样白;其Lightness 0可能为Brightness 10,而非如理想黑一般黑。 饱和度也称为彩度。饱和度是指彩色的纯洁性,指彩色和非彩色的区别。 参考附图,三维空间的立体表示色相、明度和饱和度。垂直轴表示黑白系列的亮度变化。色相用水平面上的圆圈表示,圆圈中心是灰色,圆圈上各点代表可见光谱中各种色相,从圆心向外颜色饱和度逐渐增加,在圆圈上的各种颜色的饱和度最大,由圆圈向下或者向上的方向变化时,颜色的饱和度也降低。 宝盛印刷,东莞宝盛